常识的力量:跨越阶级的基础

本文作者:大宇@BTCdayu。发文时间:上午10:08 · 2024年8月31日


常识很重要,但不是充分条件。

常识无非帮助我们少犯错,并在发现错误后立即改。

我们每时每刻都有可能是那个自以为是的人,要保持自醒。

一、避免自以为是

常识最简单但又极重要,有助决策,有助自醒。

假如一:在投资中感觉很难赚钱、经常亏钱;

常识:要么是本就没机会;要么是我的认知差、信息少。

假如二:我感觉“没有人比我更懂这个项目”,但最终没赚钱甚至亏钱;

常识:大概率是我思考或信息有盲区。

假如三:我和某人对行业、趋势、项目或任何其他方面观点存在极大不同;

常识:一定是双方的认知差异极大,以至于高的一方一眼能发现很多问题。

在假如三中,低的一方因为低很多以至于不理解高维度的事情,在他的思考框架中,他一定会认为自己是“高的一方”。

那如何避免自己成为这个“自以为是”的傻子?其实也可以从常识的角度去看:从币圈的角度去看,假如对方对投资、行业、趋势、项目的了解都比我高,那当我和他观点有重大差异,我觉得他错了的时候,那大概率是“我错了”。

二、思考产生价值,也生产错误

人类一思考,上帝就发笑。

更好的答案从常识上判断,无非是信息获取质量高、加工效率高的更容易产生好答案。

这个常识为什么很难被普遍采用?因为我们每个人决策时都在思考,而信息获取少、加工效率低的人,往往更不可能自醒“自己的思考”有问题。

人无法全知全能,思考总有缺陷,每个人都会不停犯下错误,这与认知高低无关 — — 好的信息获取与加工,不过是降低犯错的概率。

好的信息包括什么?他人的不同意见或观点是重要一环。

好的思维模型应该要喜欢不同意见,虽然决策在自己,但是不同意见越多,只要你的信息加工模型没有问题,或者说你有这个加工能力,就总是能更有助于决策。

比如,当发现别人和自己思考不一致时,可以先假定是不是自己错了。

但有意思的是,在臃肿的企业中,尤其是官僚主义盛行的环境中,普遍被采用的思维模型是:我是上级,我更聪明,你只管执行。

这个逻辑存在巨大漏洞,但上级乐于推行,下级不敢反对,因此很容易大行其道。

而常识是,任何人都会犯错,而犯错的概率只取决于信息的质量与加工系统 — — 领导会更聪明,有其合理性的一面,比如或许信息来源更多,以及经验更丰富;但在大多数场景中,这些还远远不够,大多数人的经验是过时的,往往说一个人有10年经验,很有可能是他用1天的经验工作了10年。

当忽略客观事实和外部变化,用老经验试图判断和处理新事物时,尽管做了“绞尽脑汁”的思考,但这些思考很可能是无效的。

当然,我们每个人都可能成为这个人 — — 哪怕我们每天都在进化,怎么办?

三、要优化输出,先提升输入

当每个人会出错,从常识的角度,错误只能避免不能杜绝,而避免的最好办法就是优化输出。

“我是上级,我更聪明”的模型中,用常识去看,其实就知道,人与人之间的最大差距,不是等级和职位,而是信息处理和思维模型的差异。

这种差异让优秀的人成为上级,但不能因为是上级就天然地、持续地认为“我更聪明”,仍然要每时每刻保持开放思维。

而开放性思维最重要的一点仍然是常识:信息越少,盲区越多;模型越差,决策越傻。

雷军要造车,那他最好成为最懂车的那个人,因此他有了几十万字的笔记,一天飘移几十圈,试驾几百台车。雷军懂车,不会因为他是小米总裁,他就天然就懂,仍然是需要花苦功夫。

比不懂更可怕的是自以为懂,而这时候就一定要用常识去判断。

比如,评价某人投资水平高低,从常识的角度看,只需要看他的投资能否持续让他的财富增长就好了。

一个人如果靠投资持续赚到很多钱,无非是几种情况运气好、认知高、或兼而有之。

投资中,相对容易判断,看起来不容易有争议?实际恰好相反。

一直赚不到钱的人,会倾向认为自己只不过是“时不利兮”,而成功者也只不过是“行了大运”罢了。

因此,在雪球,总能看到对巴菲特、段永平品头论足的股市高手;在抖音,也总能看到对拼多多、京东、淘宝指指点点的民间高人。

输入越少,越难以发现自己的错误。

在币圈为什么总是不缺机会?其实是因为这个圈子在早期,大多数人投资经验缺乏,形成了一个低效市场,以至于机会更多。

四、简单有用的常识

有很多常识让我受益无穷,比如:

1、错误要立即改,改正越早代价越小。

简单直白,但运用广泛。

比如,在投资中。

保护本金:你的本金可能要受到损失了,怎么办?

仓位管理:仓位让你在下跌时都感觉买多了、上涨后总觉得买少了,怎么办?

买入卖出环节:每次短线都玩脱了,怎么办?

比如,在生活中:

发现与坏人打交道,结果都不太好,怎么办?

发现一件事情是错误的,并已经开始造成不好的结果,怎么办?

比如,在工作中:发现一个员工不如预期,发现一个机制存在问题时,怎么办?

只要是错误,最好的办法都是立即改 — — 无非是改正的方案是什么,但核心还是改正越早,代价越小。

2、不懂不投、不懂不做

在投资中,不懂不投是常识。但大多数人在投资时,喜欢研究“别人懂不懂”,跟单思维很重,一开始觉得要跟一下标的,后来想跟一下金额,再后来还要跟一下仓位占比,亏损了还要质问一下你不是说这个很牛逼?

“人类为了逃避思考,可以做任何事”。不想懂项目,不想懂逻辑,不想懂市场变化,只想懂别人怎么投的,这种奇怪的思维普遍存在。

在生活中,不懂少管是常识。要对一件事发表意见,甚至进行管理,那要么先去搞懂、成为专家;要么就要谨慎发表意见。在很久以前,我认识一个人,任何人说任何事情,他思考的都是发表一些不同角度的批评意见,每天都在“我来讲两句”,乍看之下显得很高明 — — 但从常识的角度,人越觉得自己全知,则越是无知。

当知道得越多,心态就会越开放,对常识就越关心;

当懂得的越少,思想就会越封闭,对等级就越关心。

3、发现错误不是本领,少犯错误才是能力

有完美的投资者吗?永远不会有。强如巴菲特,他回看30年前的、3年前的自己,都有许多错误。甚至在被问及“你犯过哪些错误时”,他笑着说:“你有多少时间听”。

投资是正确还是错误,最终能以结果说话,很清晰 — — 你可以犯很多错误,但只要他的盈利曲线是不断向上,就说明这个人做得很好。

说明这个人做到“少犯错误”,但是大多数人只擅于“发现错误”。

同样还是这位投资者,如果管理着一只基金,并时时需要报告为什么买、为什么卖,要向基民说明为什么某一笔操作亏了,他的投资就立即会变得困难,而且即使投资结果还不错,也会在某些时候被基民指责。

而且遭遇到指责的时候,解释没有必要,也不会被理解,因为大家关注的点不同。基民强调的是,你这一笔做错了,你能解释的是错误不可避免 — — 但谁想听这个?

很多事情难分对错,只是知识、视角和思维模型上的差异。

在好的机制中,能容忍错误,看主线;在差的机制中,齐天大圣也要在民主生活会上时时检讨自己纪律意义不强、组织能力、有时脾气急躁、创新意识不强等等。

越集中,越高效,但越考验决策者的水平。

©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