攻击失败损失挽回却撕开网络安全行业的难题
事件的原委
事件的核心是Web3用户Kuan Sun(@KuanSun1990)遭遇Venus协议钓鱼攻击,资金约280万美元被盗(最初报道为1300万美元,但实际追回焦点在280万),多个安全团队协作追回资金,后因赏金和感谢争议演变为公开冲突。攻击事件完整过程参见:Lazarus组织对Venus协议的失败的钓鱼攻击案例分析【链接:https://ytm.app/failed-phishing-attack-by-lazarus-group-on-venus-protocol/】
以下基于提供推特相关帖子内容,按时间和逻辑顺序汇总:
事故发生与追回过程:
2025年9月2日,Kuan Sun通过假Zoom会议链接被Lazarus黑客组织钓鱼攻击。私钥泄露导致资产转移,黑客利用deepfake视频、恶意插件替换Rabby钱包,绕过硬件钱包盲签。
Kuan Sun第一时间联系PeckShield和SlowMist。
PeckShield快速响应,拉群连接Venus团队;Venus果断暂停协议,审查合约;Hexagate和Hypernative提供预警;Chaos Labs给出技术建议;Binance支持追踪。SlowMist提供安全归因分析(如攻击源头、etherscan交易追踪),但未直接参与资金追回(如提案执行)。
Venus官方报告强调这是团队协作胜利,资金最终追回。
Kuan Sun公开感谢所有团队,包括SlowMist,但强调黑客进化(社会工程+deepfake),并分享安全建议(如避免Zoom、硬件钱包局限)。
争议爆发:
追回后,Kuan Sun发帖仅突出SlowMist作为“成功案例”,引发其他团队不满(舆论误以为SlowMist主导)。Kuan Sun删除帖子,并在微信群(北京时间9月3日17:11开始)情绪化诋毁SlowMist:“毫无作用,纯坑,看看etherscan都要收费,还有脸要致谢和赏金”。尽管SlowMist实际未收费(Cos称事前疏忽未提,本拟免除),但Kuan Sun对比其他团队“先帮忙未提费”感到不满。聊天记录外泄,Cos(@evilcos
,SlowMist创始人)于9月6日公开指责Kuan Sun“农夫与蛇”“两面三刀”,要求交代或公开记录。Cos强调团队第一时间拉群协助、恭喜追回,并仅在事后私聊建议发感谢帖作为“成功案例”(非追回主导)。
回应与升级:
Kuan Sun发布“自白”帖,承认表达不当、时机错误导致误解,重申感激SlowMist分析贡献,但强调资金未完全归还时担忧舆论影响追回。拒绝公开聊天记录,称涉及其他方隐私和行业团结。Cos反击,要求正面道歉、赏金捐赠(作为责任承担),并暗示Kuan Sun生意有问题,将合法维护权益。BroLeonAus(@BroLeonAus)作为中立者补充:SlowMist过去常遇“义务劳动”问题,用户视安全服务为白嫖;争议源于收费误解和情绪对比。
事件从安全事故转为信任纠纷,目前未收尾,Cos反思内讧让黑客受益,强调团队非公益。Kuan Sun历史有2022年1500万美元被盗事件(部分追回),本次更冷静但仍暴露安全习惯问题。
Web3网络安全行业服务后收费遇到的难题总结分析
Web3安全行业(如SlowMist、PeckShield)常采用“服务后收费”模式,即事后基于贡献或追回结果收取赏金/劳务费,但从帖子体现,该模式面临系统性难题,结合行业高风险(资金易洗白、攻击复杂)和用户散户化特性分析如下:
用户“免费公益”预期高:
受害者(如Kuan Sun)常视安全团队为“救火队”,不愿预付或事后付费。帖子中,Cos抱怨团队常做无偿工作,却被诋毁为“坑”;BroLeonAus指出,用户不认可技术劳动价值(如“看etherscan要收费”),类似于“打扫卫生付费理所应当,但安全服务应白嫖”。Web3用户多为散户,资金被盗后以“没钱付”或“找回再分”为借口,导致团队前置投入(如分析、拉群)无回报。
不确定性和风险分担不均:
追回率低(帖子中历史事故仅部分返还),团队需投入人力/时间(如通宵追踪),但无保证收益。Kuan Sun诋毁源于“对比心理”(SlowMist提赏金被视作“收费”,其他团队未提被赞“帮忙”)。如果失败,用户更不愿付;成功后,可能否认贡献(如SlowMist仅分析被称“无作用”),形成“农夫与蛇”局面。
沟通与协议缺失:
事前未明确收费(如Cos承认疏忽未提,本拟免除),易生误会。帖子显示,Kuan Sun发帖时机不当引发团队不满,私群诋毁放大冲突。行业缺乏标准化,用户觉得“被坑”,团队觉得“白干”。
声誉与舆论压力:
宣传“成功案例”吸引客户,但如Kuan Sun帖仅提SlowMist导致误解,其他团队不满。诋毁外泄(如群聊)损害声誉,Cos称这让黑客“大笑”,影响行业团结。Web3匿名性放大负面传播,团队运营难以为继。
这些难题加剧人才流失,削弱行业对黑客抵抗力,帖子凸显“服务后收费”在高不确定环境下的脆弱性。
当前存在问题分析
基于本次事件,Web3安全行业当前问题突出:
收费模式不成熟:
依赖事后赏金易争议,帖子中SlowMist免收却被诋毁,凸显风险。用户心理对比放大不满,缺乏预付费或合同机制。
信任与沟通断层:
Kuan Sun公开感谢、私下诋毁体现“两面三刀”。Cos拉群协助却被否认价值,私域聊天(如微信)易外泄。事件中时机误判(如过早发帖)导致团队间拉踩。
行业碎片化与不团结:
多团队协作(如Venus事件),但贡献划分模糊,易生不满。帖子中内讧让黑客受益,用户安全意识弱(如Kuan Sun反复被盗,硬件钱包盲签问题)加剧负担。
经济与心理因素:
受害者情绪化(恐慌下决策),团队平衡公益与盈利难。BroLeonAus指出,用户视安全为“免费”,忽略成本(如人力、工具),导致寒心效应。
若不解决,将阻碍行业发展,增加系统风险。
如何未来杜绝同样的问题发生
针对问题,建议以下可操作解决方案,促进行业可持续性:
标准化收费协议:
团队事前签订明确合同,定义服务范围、费用(如预付劳务费+5-20%追回赏金)。借鉴SlowMist官网“资金追回”条款,推广行业模板。分级服务:免费初步评估+付费深度分析,避免白嫖。
提升透明沟通与角色划分:
事件发生时,联合发布“协作声明”,明确贡献(如分析vs.追回)。使用公域工具(如Discord)记录过程,减少私域争议。受害者公开承诺赏金,团队提供“进度报告”建信任。
建立行业协会或平台规范:
组建Web3安全联盟,制定赏金指南、仲裁机制。平台(如Binance)整合服务,设“保险池”分担费用。社区教育普及“付费=尊重劳动”理念,减少误解。
技术与用户教育强化:
开发自动化工具(如AI交易追踪)降低成本。用户培训(如Kuan Sun建议:避免Zoom、硬件钱包结合前端风控)。扩展悬赏机制为行业基金,奖励贡献。
争议解决机制:
引入第三方调解(如DAO投票或法律顾问)。Cos建议的“赏金捐赠”可作为和解方式,转为公益修复声誉。试点小型案例,逐步推广,确保协作而非内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