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糕还是陷阱?交易所大额净流出背后的真相
本文作者:Murphy@Murphychen888。发文时间:上午9:06 · 2025年5月21日
观察交易所大资金动向与追踪链上鲸鱼行为,在我的数据分析体系中都占据极高的权重。数据的背后是人,尤其是大资金的背后更不是普通人,他们拥有完备的作战体系,优先级的信息渠道,对政策的卓越见识,以及对市场的敏锐嗅觉。
在前几天的推文中我们分析过链上鲸鱼和长期持有者的行为表现,今天我们来看下交易所的大资金动向。这一篇内容我将分2个版本来写:【Fomo版】和【理性版】;耐心看完的小伙伴就会明白其中的原因。
————————————————-
【Fomo版】
我对交易所数据的观察,通常只看Binance、OKX和Coinbase这三大顶级交易所。它们的交易深度好,能够完全承接大资金的进出,产生的相关数据就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我将流入/流出交易所且单笔资金大于1000美元的数据筛选如下:
(图1)
图1是 OKX 的BTC净流量数据;在24年3月BTC首次站上7w美元历史新高时,出现了密集的净流出现象,平均每天净流出400个BTC。24年11-12月随着价格拉升,净流出的峰值一度达到平均每天600个BTC。
25年1月也是净流出,只是规模上比前两次要小。从5月份开始又有大量的BTC被提出 OKX 交易所,峰值时平均每天800个BTC,这个速度已经超越了前3次BTC冲顶阶段。
在市场情绪向好,行情走强时,都会有大规模的BTC从交易所转出。这会不会只是 OKX 的一个特例?我们再来看另外两家。
(图2)
图2是 Binance 的BTC净流量数据;在24年3-4月期间 Binance 也出现了密集的净流出现象,平均每天1800个BTC;24年11-12月随着BTC突破10w美元,净流出量更高达平均每天4000个BTC。
而从今年5月份开始 Binance 的净流出又开始逐渐变多,最近的峰值平均每天1300个BTC;这个规模虽然比24年12月要小很多,但已经接近甚至达到24年3月和25年1月的同等级别。
而这仅仅只是我筛选出的一部分资金,还有单笔在100-1000万美元级别的高净值人群并不在其中,因此 Binance 的实际净流出应该还要更多。
(图3)
图3是 Coinbase 的BTC净流量数据;24年3-4月平均每天净流出2500个BTC;24年12月峰值时平均每天6500个BTC;而在5月期间净流出量已经上升到平均每天2300个BTC了。
可以看到在数据表现上与 OKX 和 Binance 两家交易所如出一辙,甚至规模更大,速度更快。
看到这里,我们是不是内心已经有了一个大致的结论:行情之所以上涨,是因为有大资金在不断加大购买力度,而且买完就从交易所转出,这是打算长期持有的行为特征。
如果你是一位极致乐观主义者,看到这就可以了。因为下面的内容可能会引起你的反感。
————————————————-
【理性版】
我看到有不少国外分析师就是这么写的,如果我也这么说,相信大多数小伙伴不会觉得有什么问题。
为了迎合市场,为了流量,我完全可以从这个角度去分析,并顺应大家的乐观情绪。我甚至可以说:在Binance、OKX、Coinbase等顶级交易所上,有这么多大资金在疯狂买入,我们完全可以期待狂暴大牛市即将开启….
但作为一名长期和数据打交道的分析师,应善于去发现细节和反常,大胆假设小心求证。尽量考虑到多种可能性,用逻辑推导过程,引导大家自我思考并做出判断,而不是靠个人影响力去“喊”。
理性的讲,大家有没有觉得上述数据所反映的大资金行为似乎在哪里存在不合理?
为什么每次行情大涨的时候就会有大规模转出?在行情震荡或走弱时虽然也有,但明显和前者不是一个数量级。难道大资金和韭菜一样容易上头,在价格低的时候不买,反而等价格高的时候去追?这不是妥妥的给韭菜抬轿子,来币圈做慈善吗?
由于心中的这个疑问,我带着一个假设去寻找线索。直到看到下面这张图,我心中的疑惑在一瞬间豁然开朗。
(图4)
图4是转入场外交易商(OTC)的交易笔数;国外有很多知名OTC平台,他们对于自己的交易数据是严格保密的;Glassnode通过技术追踪将一些已知的OTC商家地址做了标记;但这只是很小的一部分,实际体量要远大于此。
但无论如何,我们可以通过该数据的趋势变化看出一些重要的信息:在交易所BTC大规模净流出的相同时间段,转入OTC商家的交易数也同步大幅上升。
这就可以印证我心中的那个假设,即每当行情走强,大资金疯狂转出BTC并不等于他们在追高买入,反而有可能是趁着价格上涨,悄悄的将筹码转移到OTC平台进行套现。因为如果直接在交易所大量卖出,势必会影响二级市场价格,动摇市场信心。
如果要“阴谋论”一点是不是还会有这样的可能:在市场情绪Fomo时,主力资金利用流动性低抛压少,配合做市拉盘,同时自己高位出货。等他们出货结束,行情也快到头了。(当然这一点我无法用数据证实“做市”和“出货”是同一批,只是“阴谋论”)
这也就解释了在以上数据中我们看到的,为什么一旦大资金的净流出开始变少,强势的行情就会慢慢走弱。
————————————————-
写在最后:
当前的行情有一种“拉高出货”的嫌疑。至于怎么拉,拉多高,或许要取决于“出货”的进度;目前看似乎还未结束。
作为数据分析师,我没有办法告诉你该怎么做,是因为我也无法预测未来。数据能帮到我们的只是尽可能的看清市场,提高概率。
而你需要根据机会成本,盈亏测算,风险评估等因素综合考量,并做出适合自己的交易计划。
‼️ 我的分享仅用于学习交流,不作为投资建议 ‼️
昨天关于“交易所大额净流出”的数据分析发出后,在评论区收到了很多小伙伴的问题和反馈,也有不同观点。我把问题做了汇总并集中性的回答一下,也算做个梳理和总结。
首先我想再次声明的是,这篇内容的中心思想并不是想表达看空逻辑或者马上就要大跌了。如果你是这样理解,我只能说这是“单极管”思维,只愿意看对自己仓位有利的信息,而失去了多角度思考问题的能力。
我在文章的末尾说了,按以往的数据看“每当大资金的净流出开始变少,强势的行情就会慢慢走弱”,但现在显然还未结束,尤其是图3显示的在Coinbase上正在加速流出。如果真的是“拉高出货”,那短期内完全有理由继续上冲,再不济也要维持价格高位盘整,否则怎么出货?对吧。
全文洋洋洒洒2000字,其实想引出的问题只有一个:交易所大额净流出是否等于大资金在积极的买入?
我认为不是,所以我用数据去论证。如果你认为是,也欢迎用更详实数据来反驳我,而不是YY。
大家应该还记得前几天我写过一篇关于印巴空战的小作文。巴方可以打通地面+空天的高速共享数据链,而印军的万国武器大杂烩做不到,所以是输在了体系上。而在币圈战场,机构拥有体系,韭菜只是单兵,在这样不对等的竞争环境下,我们要如何提高胜率?
唯一的方法就是提升自身的体系。而我目前所做的,只是尽可能和大家“共享数据链”,虽然未必能帮到多少,但至少可以共同探讨,不断优化,自我迭代。
————————————————-
最后,回答小伙伴们关心的几个问题:
🚩1、谁会通过OTC大量购买?
这个问题倪大曾经在ETF的交易逻辑分析时有详细的解释。ETF买卖都是和AP交易,而AP是可以通过OTC来完成承兑的。
包括像MSTR一样的传统企业和机构,大多也是通过OTC的方式进行购买。所以每次MSTR宣布购买了上万个BTC,其实对二级市场的价格并没有多少影响。最多只是情绪上的提振。
🚩2、机构为什么要在高位购买?
市场永远充满博弈,有人买也有人卖。愿意买的机构所考虑的时间周期和普通散户不同,他们并不在意短期价格波动,作为资产配置和价值储备,追求的是长周期的确定性。比如MSTR从上一轮周期开始买到现在几乎没卖过。
🚩3、机构通过OTC购买等于锁仓了,流动性低了更应该大涨么?
确实越来越多的BTC流向了高净值人群,也变相的锁住了流动性。但是流动性低不意味着短期涨跌的必然性,而是更可能的是放大波动性。
例如,在上个周期MSTR在BTC 6w多的时候也是“买买买”,但也没有将BTC拉到10w,更没有阻止后面市场转入熊市。
🚩4、机构也是主力,既然在OTC高位购买,为什么就解读成主力出货了?
首先,这里有个逻辑Bug;我们可以反过来想,既然MSTR可以买入几十万个BTC,那么是谁有这么多货可以卖给他?
其次,每当行情大涨的时交易所都会出现大规模的净流出,而行情盘整或走弱时净流出又会变少 —— 我们应该如何解释这个反常的现象呢?如果有人告诉你,这是因为大资金每次都只喜欢追高买入,恐怕连你自己都不相信吧。
所以我提出了一个思考,即“大额净流出并不代表大资金在买,也可能是趁着价格上涨将筹码转出后套现”;如果在价格回调时我们还可以理解为是资金抄底后提现到钱包,但大涨的时候这个逻辑讲不通。
严格意义讲,净流出确实有多种可能:
a、自托管/长线持有;
b、OTC 或场外大宗结算;
c、衍生品套利;
d、欢迎补充……
我并不是说完全没有a,只是说在这种不符合常理的情况下,不可能只有a,甚至大概率是b或者c。
🚩5、从图4上看今年4月份BTC回调的时候OTC交易更活跃,而到了5月反而下降了,这是说明没有出货?
图4是转入到OTC商家地址的交易笔数。我取了15天的均值,即表示在近15天里平均每天有40笔转入到该已知地址。最高的时候平均每天50笔,最低时每天20笔,而目前只是平均数从50降到40。
另外,由于OTC商家并不对外公布其数据,所以只有少数地址被标注,我们看到的下降只代表转入这些已知地址数在下降,但其他未知的地址就不确定了。
🚩6、你就说是涨还是跌?
别问,问就是100w!
虽然只是个玩笑,但我想说的是,我从来都没有希望BTC跌。即便在关税危机时,我仍然在不断的提示有鲸鱼在加仓。我并不是想表达看多或看空的观点,只是就是论事,从数据的层面出发告诉你现在的市场更趋向于什么方向。
如果你希望在我的推文中找到“就说是涨还是跌”,对不起!那要让你失望了,也许看我的文章就是在浪费你宝贵的时间,让我们相忘江湖就好,道不同不相为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