耐心是最大的财富:一个九年老玩家的加密生存进化论

本文作者:BITWU.ETH@BTW0205。上午11:44 · 2025年5月8日


慢就是快,耐心是最大的财富:一个九年老玩家的加密生存进化论——

明白这个道理,价值黄金万两!

耐心是最大的财富:一个九年老玩家的加密生存进化论

加密九年,我只学到这个道理:

节奏比机会更重要:从频繁操作到哑铃结构,每一分钱都踩着血泪教训!

感谢@Mercy_okx和@okxchinese的 Space 访谈;

四月份在 HK 嘉年华现场来了一次说走就走的对话,然后正好约了这次的线上聊天,基本没做准备,都是最真实发自内心的回答:

总结一句就是:真正的投资者,并不是学会了什么屠龙之技,而是悟到了简单的道理:慢即是快!

说实话,这么多年走过来深刻的感受到加密行业从来不缺机会和风口。

ICO、Defi、Gamefi、NFT、Memecoin、AI、Depin、RWA,热点一波接一波。

有人一夜A8,又眼睁睁看着归零,有人在第一个周期赚的盆满钵满,却在熊市负债累累;

大多数人,则都困在追涨杀跌的死循环里,直到怀疑人生。

但我越来越确信:真正能穿越周期的,从来不是“先手”,而是“活下来”。

我是 BITWU@BTW0205,一个2016年开始写Crypto内容的“远古KOL”;九年时间在行业经历了两次大起大落,也经历过最严酷的社会主义铁拳的考验,经历过快速到 A9 但是又迅速陨落,甚至身陷囹圄一无所有的过山车,现在看来全是云淡风轻;

因为最初公司的一个软件外包业务,客户硬是用40个比特币付我报酬,就这么稀里糊涂地上了船,一转眼就九年。

1|ICO:一夜成名,也是一夜飘飘然——

暴富不等于看懂;

2017年,ICO像病毒一样蔓延,空气中都是暴富的味道。

我也赶上了风口,在2016年的积累迅速爆发,微博粉丝突破30万,公众号五万从多粉丝给我带来了巨大的红利;

泡沫迅速扩大的过程,我伴随元界到小蚁到量子一路走来,靠一堆山寨币几万变上千万,账面一度冲到“亿级”;

每天醒来账户多几百万,最开始兴奋,后来就直接麻了,那个过程“比现在的MeMe 要刺激的多,但实际上,达到A8之后,数字已经失去了意义,金钱成为了游戏的货币。”

但那时候我太年轻,以为这就是投资的常态。

2|2018:从山顶滑进亏损闭环——

路径依赖是最大的坑;

现实很快给了耳光。ICO泡沫破裂,项目一地鸡毛。

2018年账户一天缩水几百万成为常态,但是因为焦虑,操作越多亏得越快。

我总结自己那时候的状态:

越亏越赌,越赌越怕,越怕越频繁操作,然后继续亏。

但是因为路径依赖,我2017年靠投资山寨赚到的钱,还以为可以在2018年重现辉煌,殊不知基本盘早已发生改变,我的亏损快速扩大到无法掌控;

这时候我才意识到:“之前赚钱的方法可能再也不适用了。”很多人会死在路径依赖上,我开始重构一套属于自己的投资框架。

3|转型:从造梦者,变成打井人——

我意识到:“活下去”本身就是胜利:

然后,我才意识到,真正让我活下来的,不是短期快速增长的财富,而是构建一种“可生存”的结构。

在这个行业里,大多数人死于三件事:

路径依赖(上一轮赚钱的方式,这一轮可能让你爆仓);
情绪失控(焦虑时频繁操作,反而加速亏损);
结构不稳(重仓+高杠杆+没现金流,行情一回撤就直接出局)。

“构建稳态结构以穿越周期”——则是大多数短视投机者永远学不会的智慧。

这个结构不仅是资产配置,更是心态、认知、节奏的复合体。慢即是快,不是一种美德,是一种生存手段。

所以,我需要找到属于我自己在行业的基石,属于我自己在行业的基本盘;

如此,哪怕熊市,依然可以拿到稳定收入,并且在低位买入比特币,才是真正的王道;

信息就像水,我给自己挖了一口井——哪怕市场干涸,还有水喝。

我不再追热点,而是反复思考、反复复盘,用写作来稳固和加深自己的理解和影响力,用“费曼法则”训练自己思维。

慢慢地,从频繁交易转向低频趋势交易 + 长期囤币。

比特币成了我的核心资产,牛市不贪,熊市不慌,周期轮转里找到节奏感。

4|司法风波:第二次教训——

真正的风险,从来不写在白皮书上:

我在2018年碰司法风险的,经历了一整个公检法纪检委的全过程,个中细节甚是匪夷所思,细思极恐;

前几天看到@cz_binance聊到的服刑带来恐惧与压力,深有同感,那种刻骨铭心的经历,会在内心留下不可磨灭的痕迹!

艰难,是对当下的体会, 恐惧,是对未知的恐惧。

你不知道接下来要面对的到底是什么,不知道明天是不是还会是今天的延续,还是彻底改变命运的转折点;

唯一能做的,就是不断告诉自己:你还在。

这让我彻底明白:加密资产有两种风险——

一种来自市场,一种来自你“以为你拥有”的东西,其实并不属于你。

从那之后,我更偏向持有比特币和以太坊,不碰灰色地带,任何事情风险放在前面考虑,

资产,只有你能完全掌控的,才是真的属于你。

5|心态修炼:市场急,你不能急——

“慢即是快”不是情怀,是策略,策略 ≠ 技术,而是结构 + 心态:

上一轮牛市,我因为焦虑疯狂频繁交易,结果反而收益变差,那种“睡不着、越想操作、越亏越动”的状态我不想再体验第二次。

现在心态好很多了,彻底放下了情绪驱动,少看K线,专注仓位和结构。

我的投资模型很简单,哑铃策略为主:

1)核心资产80%(BTC+ETH);
2)稳健收益10-15%(理财、双币策略);
3)少量“感知热点”仓(用于观察情绪,非下注)。
4)跨市场对冲:看多美股科技股,适当配置黄金,对抗通胀风险。
5)远离杠杆:我始终认为,一倍以上的杠杆,99%的人都扛不住。

这些听上去没那么“高大上”,但长期下来,反而效果最稳。

就像猫等鱼:不是看它蹲着不动,而是它知道什么时候一击致命。

熊市不慌,牛市少动。年化不惊人,但稳定。

有人问我:“热点这么多,你怎么都不追?”

我说:“因为我知道自己不适合。”不是什么机会都非要参与,能说“不”,是一种边界感,也是一种修行。

我也说过,这轮牛市我最争取的事情,不是买了什么,而是没买什么,我真正做到了管住手!

结语:别急,机会总会来——

市场给的多,不代表你能拿得住:

很多人以为暴富需要抓住机会。其实更多时候,是你能不能在没机会的时候忍得住。能控制情绪,能构建结构,能低频出手,是在这个行业里活下来的必要条件。

我这九年经历了无数起落,但回头看,真正留下来的,是认知,是心态,是节奏感。

“慢即是快”不是一句口号,而是从数次重仓+爆仓中换来的体会。

投资不需要每次都赢,只要能在下一轮活着,等到机会来临时出手一次,就够了。

市场不缺风口,缺的是能活过三个周期的人。

我现在很少去“预测”市场,更在意自己有没有一个不被行情裹挟的结构——

你的投资框架能不能让你睡得着?

如果不能,可能你玩错了节奏。

想清楚你自己适合什么,下一次暴涨来的时候,愿你能从容站上浪头,而不是又一次被卷进海底。

我这几年总结下来一句话送给你:

“市场风云变幻,保持清醒的人,才是最终的赢家。”

©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