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vels.fyi 是聚焦科技行业的薪酬与职级透明平台,提供按地区、公司、职位等多维度薪资数据,含热力图、计算器等工具,助求职者和企业获取薪资洞察。
一、这个网站是做什么的?
levels.fyi是一家主打科技行业薪酬与职级透明化的平台,核心是帮用户打破薪资信息差,实现“获得公平薪酬”的目标。团队方面,联合创始人Zuhayeer Musa是核心人物之一,她深谙科技行业薪酬构成逻辑,尤其强调股票薪酬在总薪酬中的重要性——这部分可能占比超50%,是很多求职者容易忽略的点。
从服务内容看,网站能提供多维度的薪资与职位洞察,包括按地区、公司、职位、行业筛选的薪资数据,还有薪资热力图、计算器、福利对比等工具,以及年度薪酬报告、最高薪酬公司排名等深度内容。目标市场主要是全球科技从业者,像软件工程师、AI 算法工程师、区块链开发者等,尤其聚焦硅谷、北京、苏黎世等科技产业集中的地区。
技术优势和核心能力体现在数据整合与呈现上:一方面能汇集全球顶尖科技公司(如 OpenAI、Meta、Solana 基金会等)的真实薪资数据,涵盖基本工资、股票、奖金等全薪酬构成;另一方面通过实时百分位数、图表可视化等技术,让复杂的薪资数据变得直观易懂,帮助用户快速定位自身薪资水平。
二、这个网站适合哪些人使用?
目标群体主要分三类:一是科技行业求职者,尤其是想转行AI、区块链、云计算等热门领域的人,比如转码人群查目标岗位薪资就靠它;二是在职科技从业者,像软件工程师、AI算法专家等,用来评估自身薪资是否合理、跳槽时谈薪用;三是企业HR和招聘人员,可参考平台数据制定薪资体系。
用户特征很鲜明,大多关注高薪科技岗位,对薪资构成(尤其是股票、奖金)敏感度高,有明确的地域或公司倾向,比如有人专门盯着硅谷大厂,有人聚焦国内一线城市科技公司。
使用环境很灵活,不管是电脑端做深度薪资对比,还是手机端随时随地查目标公司薪资,都能适配;场景特色集中在 “薪资决策” 相关环节,比如求职谈薪前查行业均价、跳槽时对比不同公司 offer、职业规划时看不同技术方向薪资涨幅等。
不过它也有不适合的场景:非科技行业从业者(比如传统制造业、服务业)查薪资可能数据极少;想找具体岗位招聘联系方式的人也不适合,因为它侧重薪资数据而非直接招聘;对小县城或非科技集中地区的薪资查询,数据准确性和丰富度会大打折扣。
三、这个网站有哪些有亮点的特色功能和服务?
多维度薪资数据筛选详细内容:支持按地区、公司、职位、行业四种核心维度筛选,能精准定位细分领域薪资。比如选“美国-硅谷-AI算法工程师-人工智能行业”,就能调出对应岗位的薪资数据,还能看到不同职级的差异。使用效果:我之前查硅谷和北京的AI大模型架构师薪资,用这个功能10秒就对比出两地差距——硅谷年薪中位数近千万,北京约97万,帮我快速明确了职业发展地域方向。
薪资热力图详细内容:用可视化热力图展示全球不同地区的薪资分布,颜色越深代表薪资越高,能直观看到高薪岗位集中区域,比如硅谷、西雅图在图上明显颜色更深。使用效果:之前帮朋友做职业规划,看热力图发现新加坡网络安全岗位薪资不错且颜色较深,结合生活成本,直接推荐他重点关注该地区机会。
实时百分位数薪资定位详细内容:根据用户输入的薪资、职位、地区等信息,实时计算其在同群体中的薪资百分位,比如显示 “你的薪资处于硅谷 SDE III 级工程师的前 20%”。使用效果:我去年加薪后查了下,发现自己的薪资在同职级同地区处于 60% 分位,知道还有提升空间,今年跳槽时就敢多要 20%,最后成功谈成。
年度薪酬报告详细内容:每年发布科技行业薪酬报告,比如 2024 年报告涵盖 AI、区块链等热门领域薪资涨幅、职级体系变化等深度内容,数据来自全球大量用户贡献。使用效果:今年想转 AI 方向,看了 2024 薪酬报告发现 AI 大模型微调岗位薪资溢价 45%,立马确定了学习方向,现在正往这个领域转。
福利比较工具详细内容:能对比不同公司的福利体系,包括股票 vesting 政策、带薪假期、远程办公政策、医疗福利等,比如对比 Meta 和亚马逊的工程师福利差异。使用效果:之前拿到两家大厂 offer,用这个工具发现其中一家股票兑现周期更短、带薪假期多 5 天,果断选了这家,现在福利确实很舒服。
四、如何使用该网站提供的工具和服务?
1、这个网站提供了哪些功能?
核心功能分四大类:一是数据筛选类,包括按地区、公司、职位、行业查薪资,还有“所有数据”汇总入口;二是可视化工具类,有薪资热力图、图表可视化功能;三是实用工具类,包含薪资计算器、会议成本计算器、福利比较工具;四是特色内容类,比如实习薪资查询、最高薪酬公司排名、年度薪酬报告、实时百分位数查询。这些功能基本覆盖了科技行业薪资相关的所有查询需求,从基础的薪资范围到深度的薪酬分析都能满足。
2、如何使用这个网站搜索不同地区职位行业的平均工资?
步骤特别简单,我实操过很多次,记熟了:
打开网站首页,能看到顶部或侧边栏的功能入口,找到“按地区”“按行业”这两个图标,先点“按地区”;
在地区列表里选你想查的区域,比如“中国-北京”或“美国-硅谷”,选完会自动跳转;
接着在页面上找到“按行业”筛选框,选对应的行业,比如“人工智能”“区块链”“金融科技”;
然后页面会加载出该地区该行业下的主要职位,点进你关注的职位,就能看到平均工资,包括基本工资、股票、奖金的分项数据和总和,还能看到不同职级的平均薪资差异。
比如我之前查北京金融科技领域Go语言工程师的平均工资,就是这么操作的,很快就查到年薪中位数在40万左右。
3、如何使用这个网站搜索工作职位?
这个功能虽然不是主打,但查科技岗位很方便:
首页找到“按职位”图标,点击进入职位搜索页面;
可以直接在搜索框输入职位关键词,比如“AI算法工程师”“大模型架构师”,也能从下方的热门职位列表里选;
输入关键词后,系统会显示该职位在不同地区、不同公司的招聘薪资参考,还会列出相关的职级信息;
要是想精准点,还能搭配“按地区”“按公司”功能一起用,比如搜“上海-自动驾驶-感知算法专家”,结果会更聚焦。
不过要注意,这里主要是展示职位的薪资和职级信息,没有直接的投递链接,得自己再去招聘网站找具体岗位。
4、网站提供哪些薪资工具?
主要有三个常用工具,操作步骤都很简单:
薪资计算器:打开首页“薪资计算器”图标,依次输入你的职位、职级、所在地区、公司类型,再填基本工资、股票价值(如果有)、奖金金额,点“计算”,工具会自动算出你的总薪酬,还会对比同行业同地区的平均水平,告诉你处于什么百分位,谈薪时特别有用,我跳槽前就靠它算清了自己的市场价值。
薪资热力图:点首页“薪资热力图”入口,页面会加载全球地图,默认显示科技行业整体薪资分布,你可以在顶部选具体职位(比如软件工程师),地图颜色会实时变化,深红色是高薪区,浅红色是中薪区,鼠标放在地区上还能看具体平均薪资,直观得很。
比较福利:找到“比较福利”功能,在搜索框输入两家你想对比的公司,比如“Meta”和“Google”,选对应的职位职级,点“对比”,就能看到两家公司在股票激励、带薪假期、健康福利、远程政策等方面的详细差异,我之前选offer时就靠这个功能做的决策。
5、网站还有哪些新的功能?
最新的功能里,“计算会议成本”挺实用的,打开后输入参会人数、每人的职位职级和所在地区,系统会根据平均时薪算出会议每分钟的成本,帮公司优化会议效率,我之前给公司做成本优化时用过,算出我们部门每周的会议成本居然有几千美元,立马调整了会议频率。
还有 “2024 薪酬报告” 是新更新的,点进去能看今年科技行业的薪资趋势,比如 AI 岗位薪资涨幅 17.7%,传统开发岗招聘量下滑 23%,里面还有 15 组核心数据和 8 个真实案例,对职业规划太有帮助了。另外 “实习” 专区也是近期优化的,能查不同公司不同岗位的实习薪资,包括暑期实习的股票补贴,很适合学生党用。
五、该网站是否涉及收费的套餐或者功能?
根据我用下来的经验和查的信息,这个网站大部分核心功能都是免费的,比如基础的薪资查询、热力图查看、简单的福利对比、免费版薪酬报告摘要等,普通求职者完全够用,我用了大半年免费功能,跳槽谈薪都没出问题。
不过确实有收费的进阶功能,主要是针对企业用户和深度需求者的。比如 “企业版薪酬数据库”,能获取更细分的行业薪资数据、竞品公司职级薪资对比,还能定制专属薪酬报告,价格大概是年付 12000 美元起,月付的话要 1200 美元左右,适合中大型科技公司 HR 用。
还有 “高级薪酬报告”,比免费版详细很多,包含地域薪资差异分析、技术栈薪资溢价排名等深度内容,单份购买要 299 美元,年订阅的话是 2400 美元,能下载所有季度报告。目前没看到有公开的促销优惠措施,可能针对企业批量采购会有折扣,但个人用户基本没优惠。
六、人们关于这个网站还有哪些常问问题
问题:网站上的薪资数据准确吗?来源是哪里?答案:数据准确度较高,主要来自用户自愿匿名贡献的薪资信息,平台会做交叉验证和异常值剔除,像Meta、Google等大厂的数据因为贡献者多,准确度能达到85%以上,但小公司或冷门地区数据可能有偏差。
问题:薪资数据包含股票和奖金吗?还是只有基本工资?答案:包含总薪酬,除了基本工资,还有股票激励、年度奖金等,这也是它比其他平台好的地方,毕竟科技行业股票占比可能超 50%,能反映真实收入水平。
问题:能查到中国国内科技公司的薪资吗?比如华为、字节跳动?答案:可以,覆盖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的主流科技公司,像北京的 AI 大模型架构师、上海的金融科技工程师薪资都能查到,但三四线城市的数据较少。
问题:匿名贡献薪资数据安全吗?会泄露个人信息吗?答案:安全,贡献数据时不需要填真实姓名、手机号等敏感信息,只需要职位、职级、薪资构成等非识别性内容,平台承诺不会泄露任何个人信息。
问题:网站能直接投递简历找工作吗?答案:不能,levels.fyi 主要提供薪资和职级数据,不提供招聘投递功能,查到目标岗位后需要自己去企业官网或招聘平台投递简历。
七、其他用户对这个网站的评价怎么样?
正面评价1:“作为转码选手,这个网站救大命了!查硅谷SDE岗位薪资特别准,去年跳槽时按上面的数据谈薪,直接多要了3万美元股票,HR都没犹豫,数据详细到不同职级的股票vesting政策,太实用了。”
正面评价 2:“对比过好几个薪资平台,这个是最懂科技行业的,能看到 AI 大模型、区块链这些热门岗位的实时薪资,2024 薪酬报告里的技术栈薪资排名,直接帮我定了学习方向,现在薪资涨了 45%。”
正面评价 3:“HR 一枚,用企业版查竞品公司薪资太方便了,之前靠 Glassdoor 只能看个大概,这里能精准到某职级的奖金比例,制定薪资体系时再也不用瞎猜了,虽然贵但值。”
正面评价 4:“薪资热力图太直观了!想从北京跳槽去新加坡,直接看到两地网络安全岗位的薪资差异,还能对比福利,发现新加坡带薪假期更多,果断准备面试,现在已经入职了。”
负面评价:“非科技行业的数据基本是空白,想帮做行政的朋友查薪资根本没有,而且小公司的数据太少,之前查一家初创区块链公司的薪资,全网站只有 1 条数据,根本没法参考,希望能扩大数据覆盖范围。”
八、与同类型网站对比有哪些亮点和不足?
与Glassdoor对比亮点:更聚焦科技行业,薪资数据更精准,尤其是包含股票、奖金的总薪酬计算,比Glassdoor只给基本工资范围实用;数据呈现更直观,热力图、百分位数等工具比Glassdoor的纯文字列表清晰。不足:雇主评价内容少,Glassdoor能看到大量员工对公司文化、管理层的评价,而levels.fyi几乎没有这部分内容;覆盖行业窄,Glassdoor能查全行业薪资,它只擅长科技领域。
与 Payscale 对比亮点:实时性更强,有 “实时百分位数” 功能,Payscale 的数据更新较慢;对热门科技领域(如 AI、区块链)的覆盖更深,能查到细分技术岗的薪资溢价,Payscale 更偏向通用岗位。不足:薪资调研的样本量整体比 Payscale 少,尤其是非北美地区;缺少职业发展路径规划功能,Payscale 能根据薪资数据给职业建议,它没有这个服务。
与 comprehensive.io 对比亮点:覆盖地域更广,comprehensive.io 只做加州和纽约市,而 levels.fyi 能查全球多个地区;功能更丰富,有薪资计算器、福利对比等工具,comprehensive.io 只有基础的薪资筛选。不足:数据更新频率不如 comprehensive.io,后者每天爬取招聘网站更新数据,levels.fyi 主要靠用户贡献,部分数据可能滞后 1-2 个月;缺少实时招聘信息链接,comprehensive.io 能跳转至招聘页面,它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