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跨境金融开放政策发布,加密资产可以投资了?
本文作者:刘红林律师@Honglin_lawyer。发文时间:下午8:26 · 2025年1月22日
1月22日,中国人民银行等五部门联合发布《关于金融领域在有条件的自由贸易试验区(港)试点对接国际高标准推进制度型开放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
文件提出了包括支持粤港澳大湾区“跨境理财通”优化试点、完善金融数据跨境流动安排、允许外资金融机构提供新金融服务等在内的20项政策措施,标志着新一轮金融开放的大幕正式拉开。
在这一政策框架下,加密资产行业是否能够找到契合点,并借助政策红利拓宽发展路径?本文将从新蓝图的构建与行业挑战的解析两个方面,探讨区块链和加密资产行业在大湾区的潜力与未来。
# 加密资产行业,政策引导下的潜在路径
《意见》为区块链和加密资产行业提供了诸多潜在机会,尤其在合资格投资产品、数据流动支持和金融服务创新方面,可以找到政策与行业契合的方向。
文件提到“支持粤港澳大湾区内地居民通过港澳金融机构购买港澳金融机构销售的合资格投资产品,并扩大参与机构范围和合资格投资产品范围”。目前,合资格产品主要集中在传统金融工具,如港股基金、离岸债券等。但随着香港特区政府在虚拟资产监管方面的积极探索,例如推出虚拟资产ETF,未来这些产品是否能纳入跨境理财通,值得期待。
结合政策条款,如果香港的加密资产产品能够通过理财通为内地投资者提供投资渠道,不仅能够丰富内地居民的资产配置选择,还将成为推动人民币国际化的重要工具。一旦跨境理财通的范围进一步扩大,虚拟资产ETF或链上债券有可能率先试点,为区块链行业的金融化应用打开大门。
# 外资金融机构如何助力境内企业融资?
《意见》中明确要求“便利与规范试点地区金融机构数据跨境流动,在国家数据跨境传输安全管理制度框架下,探索形成统一的金融数据跨境流动合规口径”。这一政策为区块链在跨境金融中的应用提供了可能性。
区块链技术天然的透明性和安全性,能够满足监管对资金流动追踪的要求,同时通过智能合约实现交易的高效性。这不仅适用于个人与企业间的小额跨境支付,也能支持更大规模的贸易融资与结算。
在《意见》中提到“允许外资金融机构开展与中资金融机构同类的新金融服务,并要求相关审批在120天内完成”、“在真实合规的前提下,允许试点地区真实合规的、与外国投资者投资相关的所有转移可自由汇入、汇出且无迟延。此类转移包括:资本出资;利润、股息、利息、资本收益、特许权使用费、管理费、技术指导费和其他费用”。
这一政策不仅为传统金融服务的开放带来了便利,同时也为区块链技术与传统金融的结合创造了新的可能性。尤其是在RWA(Real World Asset,现实资产上链)领域,外资金融机构与区块链企业的合作有望成为境内企业拓宽融资渠道的重要抓手。
RWA是通过区块链技术将现实世界中的资产(如房地产、股权、债券等)进行数字化和通证化,从而实现更高效的流转与融资。在当前境内企业普遍面临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时,RWA提供了一种突破传统金融限制的新途径。
RWA为境内企业提供了扩展国际市场渠道的机会。传统的企业融资通常需要经过多层中介机构,流程复杂且成本较高。而通过RWA和区块链技术,企业可以直接接触国际投资者,省去了复杂的审批和中介环节,显著缩短资金到位时间。这种直接性为企业融资带来了效率提升,同时也降低了整体交易成本。资产通证化后的高透明性,使得投资者可以基于链上信息实时进行风险评估。这种透明性大大减少了信息不对称,从而降低投资者的风险溢价需求,最终使融资方获得更低的融资利率。
通过与外资金融机构的合作,境内企业不仅能够吸引对新兴市场感兴趣的国际投资者,还能利用链上资产的流转进入全球市场。这样的国际化融资模式,不仅为企业提供了更多元的资金来源,还增强了其在国际市场的影响力,进一步拓展了业务增长空间。
通过RWA的引入,外资金融机构与区块链企业的合作有望为境内企业创造新的融资路径。这种模式不仅能够有效弥补传统融资方式的不足,还将为大湾区的金融开放注入新的活力,成为连接境内与国际资本市场的重要桥梁。
# 挑战重重:监管与创新的平衡艺术
尽管政策为加密资产行业的潜在发展方向提供了契机,但监管与创新之间的博弈仍是当前不可忽视的现实问题。这种博弈既涉及现有法律框架的约束,也考验行业如何在合规中实现技术突破和商业化落地。
01 政策宽松与合规压力的动态博弈
中国内地对加密资产的监管始终保持高压态势,自2017年全面禁止ICO(首次代币发行)以来,虚拟货币交易平台的境内服务也被严格限制。尽管《意见》提出跨境理财通的扩展,以及支持购买一定种类的境外金融服务,但目前明确允许范围的投资工具仍局限于传统金融产品。加密资产是否能够被纳入政策试点范围,是一场动态的监管博弈。
在香港方面,2023年推出的虚拟资产服务提供商(VASP)制度,为合规加密资产交易平台提供了合法化的路径。这使得香港成为国际加密资产发展的重要中心之一。然而,内地是否会通过港澳的试点成果,间接为加密资产产品进入内地市场铺路,仍是一个悬而未决的问题。
02 技术与商业模式的融合难题
区块链技术以其透明性和效率著称,但其在传统金融系统中的落地却面临多重障碍。跨境支付是区块链技术的热门应用领域之一,但现有的跨境支付网络如SWIFT、CHIPS等,已经建立了复杂而高效的全球清算体系。区块链支付如何在既有网络中实现无缝对接,仍是一个未解的商业化难题。
另一方面,资产通证化(Tokenization)作为区块链技术的另一重要应用场景,从房地产到股票、债券,几乎所有传统金融资产都可以通过区块链技术实现拆分、流转,在理论上具有显著的优势,但其在实际操作中仍然面临一定的障碍。例如,通证化资产是否能够在法律上获得与传统资产同等的认定,仍需进一步的政策支持。同时,跨境资金的流动如何在合规框架下进行,尤其是面对复杂的国际监管要求,也是当前的一大挑战。除此之外,资产的上链过程需要确保数据的真实性和完整性。特别是在涉及多个司法辖区时,如何实现高效的跨境监管协同,是一个需要持续探索的问题。
03 市场教育与投资者信任
加密资产行业长期以来因价格波动大、缺乏透明度而备受争议。即便政策开放允许某些加密资产产品进入理财通试点,普通投资者对这些产品的理解与接受度仍将决定市场的成熟度。
例如,虚拟资产ETF作为一种较为传统的加密资产投资工具,已经在全球多个市场推出。然而,即便在监管成熟的市场,ETF产品的流动性和波动性问题仍引发投资者的担忧。此外,加密资产的复杂性和高技术门槛,使得许多普通投资者无法有效评估风险。这种情况下,金融机构如何通过信息披露和用户教育来增强投资者信心,将是未来发展的重要课题。
# 总结与展望:开放浪潮中的加密资产行业
大湾区的金融开放为加密资产行业提供了广阔的机遇,同时也带来了全新的挑战。如何在监管高压下找到创新突破的路径,是当前行业面临的核心问题。从政策框架来看,加密资产行业若能围绕合规化、透明化方向发展,将有机会成为大湾区金融体系的一部分。
未来,行业需要加速技术落地,探索与传统金融机构合作的可能性。同时,行业参与者应更加关注投资者教育和信息披露,以消除市场对加密资产的认知壁垒。通过这些努力,加密资产行业有望在大湾区找到一条稳健的成长道路,为中国金融开放探索出更多可能性。